湿法旋转制粒机是一种通过机械力与液体粘合剂协同作用将粉末转化为颗粒的核心设备,其工作原理和结构设计在制药、食品及化工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以下从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及行业应用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一、工作原理
湿法旋转制粒机的核心工艺包含混合、湿润与切割三个阶段:
1、混合阶段:粉体物料与粘合剂在圆筒形容器中通过底部搅拌桨的旋转形成三维运动,实现充分混合。
2、湿润阶段:粘合剂持续注入后,搅拌桨对物料施加剪切力和挤压作用,形成均匀湿润的软材。
3、切割成型:侧置高速旋转的制粒刀将软材切割成粒径均匀的湿颗粒,颗粒尺寸通过筛网孔径、刀具转速及切割时间调节。
该过程采用双速电机驱动系统,通过程序化控制粘合剂浓度、刀具转速等参数,确保批间颗粒的粒度分布、密度等指标高度一致。
二、结构特性
设备采用模块化设计,主要包含:
1、主体结构:卧式圆筒容器搭配锥形料斗,实现高效混合与封闭式操作。
2、动力系统:独立驱动的搅拌桨与制粒刀组件,支持转速多级调节。
3、控制系统:PLC触控界面实现参数预设与流程自动化,配备安全联锁装置防止误操作。
4、清洁系统:充气密封轴设计可切换为水密封,满足GMP要求的在位清洗功能。
与传统工艺相比,该设备减少25%粘合剂用量,干燥时间缩短,生产效率提升4-5倍。
三、行业应用
1、制药领域
用于片剂、胶囊等固体制剂的中间体生产,解决低剂量药物均匀性难题,通过颗粒压缩性优化提升压片质量。
2、食品加工
适用于乳制品、调味品等颗粒成型,改善产品溶解性与流动性。
3、化工生产
在染料、肥料等粉体材料造粒中实现粉尘控制与储存稳定性提升。
随着连续制粒技术的发展,该设备正与干燥、包衣等工序集成,形成智能化生产线。其核心价值在于通过物理-机械协同作用实现物料相态可控转变,为多行业提供高效的粉体加工解决方案。